<menu id="a4ka4"></menu>
  • X
    驗證碼已過期
    點擊重新獲取
    QQ咨詢 電話咨詢
    咨詢電話:

    15359439502

    掃碼關注
    關注微信公眾號
    返回頂部
    當前位置: 首頁> BIM資訊> Revit機電應用

    BIM管線綜合深化設計流程:淺談BIM管線綜合那些事!

    發布:中文網小編3號 瀏覽:11024人 分享
    發布于:2020-04-14

        隨著BIM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和應用,BIM在機電管線綜合應用方面的優勢愈發被突顯出來,為了滿足不斷增加的建筑物規模和使用功能的復雜程度,無論是設計企業還是施工企業甚至是業主方對BIM機電管線綜合的要求愈加愈烈。

    image.png

        BIM技術的可視性能夠讓設計師在虛擬的三維環境下直觀的瀏覽管線安裝效果,發現傳統二維設計中的碰撞沖突,及時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優化,避免在施工階段出現的錯漏碰缺的問題,大大的提高了管線綜合的設計能力,提升設計品質。

    image.png

        BIM管線綜合實施流程

    image.png

        BIM管線綜合實施原則

        總原則

        1.1大管優先,小管讓大管;

        1.2有壓管讓無壓管;

        1.3低壓管避讓高壓管;

        1.4常溫管讓高溫、低溫管;

        1.5可彎管線讓不可彎管線、分支管線讓主干管線;

        1.6附件少的管線避讓附件多的管線,安裝、維修空間≥500mm;

        1.7電氣管線避熱避水,在熱水管線、蒸氣管線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電氣線路;

        1.8當各專業管道不存在大面積重疊時(如汽車庫等):水管和橋架布置在上層,風管布置在下層;如果同時有重力水管道,則風管布置在最上層,水管和橋架布置在下層;

        1.9當各專業管道存在大面積重疊時(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專業管線布置順序為:不需要開設風口的通風管道、需要開設風口的通風管道、橋架、水管;

        1.10綜合管線間距最小值要求:

    image.png

        各專業細則

        暖通專業

        1)應保證無壓管(空調專業僅冷凝水管)的重力坡度,并盡量避免無壓管與其它管道交叉及疊加,以控制層高;

        2)對于管道的外壁、法蘭邊緣及熱絕緣層外壁等管路最突出的部位,距墻壁或柱邊的凈距應≥100mm;

        3)如遇到空間不足的管廊,可與設計師溝通,斷面尺寸改小,便于提高標高;

        4)冷凝水應考慮坡度,吊頂的實際安裝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點決定,冷凝水管從風機盤管至水平干管坡度不小于0.01,冷凝水干管應按排水方向做不小于0.008的下行坡度;

        5)空調冷凍水管、乙二醇管、空調風管、吊頂內的排煙風管均需設置保溫,風管法蘭寬度一般可按35mm考慮。

        給排水專業

        ① 管線要盡量少設置彎頭;

        ② 給水管線在上,排水管線在下。保溫管道在上,不保溫管道在下,小口徑管路應盡量支撐在大口徑管路上方或吊掛在大管路下面;

        ③ 除設計提升泵外,帶坡度的無壓水管絕對不能上翻;

        ④ 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離不得小于1m。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之間的最小凈間距不得小于0.2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于0.15m。給水管應鋪設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設在排水管的下方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徑的3倍;

        ⑤ 噴淋管盡量選在下方安裝,與吊頂間距保持至少100mm。(無吊頂區域貌似盡量走上方好點,因為通常是上噴);

        ⑥ 污排、雨排、廢水排水等自然排水管線不應上翻,其他管線避讓重力管線;

        ⑦ 橋架在水管的上層或水平布置時要留有足夠空間;

        ⑧ 水管與橋架層疊鋪設時,要放在橋架下方;

        ⑨ 管線不應該擋門、窗,應避免通過電機盤、配電盤、儀表盤上方;

        ⑩ 管線外壁之間的最小距離不宜小于100mm,管線閥門不宜并列安裝,應錯開位置,若需并列安裝,凈距不宜小于200mm;

        電氣專業

        ① 電纜線槽、橋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線槽和橋架頂部距頂棚或其它障礙物不宜小于0.3m;

        ② 在吊頂內設置時,槽蓋開啟面應保持80mm的垂直凈空,與其他專業之間的距離最好保持在≥100mm;電纜橋架與用電設備交越時,其間的凈距不小于0.5m;

        ③ 兩組電纜橋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設時,其間距不小于0.6m;當電纜橋架邊沿距離墻、風管等水平物體側凈距不小于0.6m時(局部1米以下的柱子可不受影響),該兩組電纜橋架的平行間距可按照不小于0.2m處理。橋架距墻壁或柱邊凈距≥100mm;

        ④ 電纜橋架內側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0.3m;

        ⑤ 電纜橋架多層安裝時,控制電纜間不小于0.15m,電力電纜間不小于0.25m,當電纜橋架為不小于30°的夾角交叉時,該間距可適當減小0.1m,弱電電纜與電力電纜間不小于0.5m,如有屏蔽蓋可減少到0.3m,橋架上部距頂棚或其它障礙不小于0.3m;

        ⑥ 電纜橋架不宜敷設在腐蝕性氣體管道和熱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蝕性液體管道的下方;通信橋架距離其他橋架水平間距至少300mm,垂直距離至少300mm,防止其它橋磁場干擾;

        ⑦ 橋架上下翻時要放緩坡,橋架與其他管道平行間距≥100mm;橋架不宜穿樓梯間、空調機房、管井、風井等,遇到后盡量繞行;

        ⑧ 強電橋架要靠近配電間的位置安裝,如果強電橋架與弱電橋架上下安裝時,優先考慮強電橋架放在上方;

        ⑨ 當有高、低壓橋架上下安裝時,高壓橋架應在低壓橋架上方布置,且兩者距離不小于0.5m;

        ⑩ 弱電線槽之間間距不小于10mm;弱電線槽與強電橋架之間間距不小于300mm;如強電采用接地金屬線槽,弱電線槽與強電線槽之間間距不小于150mm。

        管線綜合不僅是簡單的三維翻模、碰撞檢查,而是要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用專業態度提供最佳管綜優化方案??煽康腂IM管綜優化工作需要實施人員既具備專業能力又具備現場經驗,然后還能將專業和經驗結合于BIM工具進行應用。

        但現階段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多方面問題和誤區:例如BIM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現場經驗不足;懂專業、有經驗的師傅很少使用BIM技術;不同公司的BIM實施標準不統一;軟件的應用局限性等問題。

        隨著BIM技術的發展和實踐經驗積累,這些問題都將被逐一攻破,人們對BIM應用價值的認識也會逐漸提高,利用專業知識主動去應用和發展BIM技術,促進行業升級。

        文章來源:遠瓴BIM


    BIM技術是未來的趨勢,學習、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術是大勢所趨,歡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網大家庭(http://www.rentmymixer.com),一起共同探討學習BIM技術,了解BIM應用!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天堂资源最新版在线,女人脱了内裤露P毛A片
    <menu id="a4ka4"></menu>
  •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